更新时间:2025-05-03来源:网络
导语: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贯穿于人体的各个部位,对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今天,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大腿两侧的经络及其分布情况。
一、大腿两侧经络简介
大腿两侧经络主要包括以下几条:
1.足阳明胃经
2.足太阴脾经
3.足厥阴肝经
二、足阳明胃经
足阳明胃经起于足大趾末端,沿胫骨前缘向上,经膝盖外侧,沿大腿前侧向上,至腹部。在大腿两侧,足阳明胃经分布如下:
1.足三里穴:位于小腿前外侧,当膝盖下缘外侧凹陷处。
2.条口穴:位于小腿前外侧,当膝盖下缘外侧凹陷处上方。
3.解溪穴:位于小腿前外侧,当膝盖下缘外侧凹陷处上方。
4.髀关穴:位于大腿前侧,当膝盖下缘外侧凹陷处上方。
5.伏兔穴:位于大腿前侧,当髀关穴上方。
三、足太阴脾经
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末端,沿胫骨内侧向上,经膝盖内侧,沿大腿内侧向上,至腹部。在大腿两侧,足太阴脾经分布如下:
1.足太阴三阴交穴:位于小腿内侧,当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。
2.足太阴血海穴:位于大腿内侧,当膝盖下缘内侧凹陷处上方。
3.足太阴阴陵泉穴:位于小腿内侧,当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。
4.足太阴足厥阴交会穴:位于大腿内侧,当膝盖下缘内侧凹陷处上方。
四、足厥阴肝经
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末端,沿胫骨内侧向上,经膝盖内侧,沿大腿内侧向上,至腹部。在大腿两侧,足厥阴肝经分布如下:
1.足厥阴期门穴:位于胸部,当**下方,第6肋间隙。
2.足厥阴曲泉穴:位于小腿内侧,当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。
3.足厥阴太冲穴:位于小腿内侧,当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。
4.足厥阴章门穴:位于腹部,当脐下2寸,腹直肌外侧缘。